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50200 学科级别: 一级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满足以下要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具有外国语言文学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
3.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4.能熟练阅读本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外文写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
序 号 |
研 究 方 向 名 称 |
所属二级学科 |
1 |
形式语言学 |
外国语言学 及应用语言学 |
2 |
认知语言学 |
3 |
语言习得 |
4 |
应用语言学 |
5 |
英语文学与文化 |
英语语言文学 |
6 |
比较文学 |
7 |
翻译学 |
8 |
日语语言学 |
日语语言文学 |
9 |
日本文学 |
10 |
日本文化 |
三、 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创业、休学和保留学籍)为5年。
四、指导方式
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指导,注重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
3.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研究兴趣和发展取向,指导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督促和检查研究生课程修读,指导研究生开展文献阅读、学术活动、社会实践、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检查等必修环节。
4.学院加强培养环节的规范管理、全程监控、自我评估,把抓督查、抓执行贯穿管理全过程。完善教学评价检查机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培养过程节点管理,强化学业预警机制,提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严格学位论文开题审核、中期检查、论文送审等环节管理,强化论文选题前沿性、论文内容创新性、论文写作规范性。
5.课程与其他必修环节的学分要求如下:
学生类型 |
总学分 |
课程 |
必修环节 |
公共课 |
学科基础课 |
学科方向课 |
文献阅读 |
学术活动 |
开题 报告 |
中期 检查 |
社会 实践 |
硕士生 |
33 |
6 |
11 |
11 |
2 |
1 |
1 |
|
1 |
五、课程学习
1.硕士生课程要加强政治引领,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公共课着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外语能力培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鼓励学院根据师资情况开设更有针对性的专业外语课程。学科基础课应体现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推进海外教授和校内教师相结合的全英文教学,原则上采用考试形式。学科方向课要加强各研究方向课程模块设置,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倡导案例式、研讨式、实验(实践)教学、在线课程等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2.硕士生课程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公共课不低于6学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英语、人文素养类课程。学科基础课不低于11学分,必修《学术与职业素养课》(1学分)。跨专业报考的硕士生,根据培养方案规定修读2门本学科本科基础课程。
外国语言文学 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要求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时间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公共课 |
20001M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3M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4M |
研究生英语(限日语方向)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A2012002M |
二外(日、德、法、俄任选一门)(限英语方向)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5M |
人文素养类课程 |
1 |
秋、春 |
考查 |
必修 |
学 科 基 础 课 |
A2012001M |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 |
1 |
春 |
考查 |
必修 |
A2012003M |
学术研究方法 |
2 |
秋 |
考试 |
A2012004M |
普通语言学 |
2 |
秋 |
考试 |
A2012005M |
当代西方文论 |
2 |
秋 |
考试 |
A2012006M |
文学翻译与鉴赏 |
2 |
秋 |
考试 |
A2012007M |
教学理论与方法 |
2 |
秋 |
考试 |
学 科 方 向 课 |
A2012008M |
语言哲学 |
2 |
春 |
考试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至少选修11学分 |
A2012009M |
句法学 |
2 |
春 |
考试 |
A2012010M |
Language, Culture and Mind |
2 |
春 |
考试 |
A2012011M |
语义学 |
2 |
春 |
考试 |
A2012012M |
认知语义学 |
2 |
春 |
考试 |
A2012013M |
认知语法 |
2 |
春 |
考试 |
A2012014M |
音系学 |
2 |
春 |
考试 |
A2012015M |
第一语言习得 |
2 |
春 |
考试 |
A2012016M |
第二语言习得 |
2 |
春 |
考试 |
A2012017M |
语言测试 |
2 |
春 |
考试 |
A2012018M |
语用学 |
2 |
春 |
考试 |
A2012019M |
商务英语研究 |
2 |
春 |
考试 |
A2012020M |
心理语言学 |
2 |
春 |
考试 |
A2012021M |
认知语言学与文学作品解读 |
2 |
春 |
考试 |
A2012051M |
外国语言学理论 |
2 |
春 |
考查 |
A2012052M |
外国语言学研究方法 |
2 |
春 |
考查 |
|
A2012022M |
翻译理论研究 |
2 |
春 |
考查 |
英语语言文学方向至少选修11学分 |
A2012023M |
翻译史 |
2 |
春 |
考查 |
A2012024M |
文学翻译批评 |
2 |
春 |
考查 |
A2012025M |
非文学翻译研究 |
2 |
春 |
考查 |
A2012026M |
典籍翻译研究 |
2 |
春 |
考查 |
A2012027M |
翻译实证研究 |
2 |
春 |
考查 |
A2012028M |
生态文学 |
2 |
春 |
考查 |
A2012029M |
现代哲学与诗歌 |
2 |
春 |
考查 |
A2012030M |
现代英语小说研究 |
2 |
春 |
考查 |
A2012031M |
比较文化概论 |
2 |
春 |
考查 |
A2012032M |
比较文学概论 |
2 |
春 |
考查 |
A2012033M |
认知语言学与文学作品解读 |
2 |
春 |
考查 |
A2012053M |
翻译学概论 |
2 |
春 |
考查 |
A2012054M |
翻译研究方法 |
2 |
春 |
考查 |
A2012055M |
外国文学理论 |
2 |
春 |
考查 |
A2012056M |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 |
2 |
春 |
考查 |
A2012034M |
日语语法学 |
2 |
春 |
考查 |
日语语言文学方向至少选修11学分 |
A2012035M |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 |
2 |
春 |
考查 |
A2012036M |
语言习得 |
2 |
春 |
考查 |
A2012037M |
社会语言学 |
2 |
春 |
考查 |
A2012038M |
应用语言学 |
2 |
春 |
考查 |
A2012039M |
会话分析 |
2 |
春 |
考查 |
A2012040M |
近现代日本作家与作品研究 |
2 |
春 |
考查 |
A2012041M |
日本文学思潮与流派研究 |
2 |
春 |
考查 |
A2012042M |
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研究 |
2 |
春 |
考查 |
A2012043M |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日译研究 |
2 |
春 |
考查 |
A2012044M |
中日比较文学概论 |
2 |
春 |
考查 |
A2012045M |
日本古典文论 |
2 |
春 |
考查 |
A2012046M |
日本文化研究 |
2 |
春 |
考查 |
A2012047M |
中日文化对比研究 |
2 |
春 |
考查 |
A2012048M |
性别文化与日本社会 |
2 |
春 |
考查 |
A2012049M |
地域文化与日本 |
2 |
春 |
考查 |
A2012050M |
日语语言学专著研读 |
2 |
春 |
考查 |
补修课程 |
BX1201M |
英语散文赏析 |
|
|
考查 |
跨专业报考硕士生必修 |
BX1202M |
英语写作 |
|
|
考查 |
BX1203M |
基础日语 |
|
|
考查 |
BX1204M |
基础日语 |
|
|
考查 |
必修环节 |
文献阅读 |
|
2 |
|
考查 |
必修 |
学术活动 |
|
1 |
|
考查 |
必修 |
社会实践 |
|
1 |
|
考查 |
必修 |
开题报告 |
|
1 |
|
考查 |
必修 |
中期检查 |
|
|
|
考查 |
必修 |
注: 1、跨学科报考的硕士生根据研究方向补修本学科本科骨干课程2门。
2、研究生英语实行免修制度,具体免修条件如下:
(1)TOEFL成绩95分以上(IBT),2年内有效;
(2)IELTS成绩6.5分以上,2年内有效;
(3)GRE成绩1300分(旧)以上或320分(新)以上,5年内有效;
(4)GMAT成绩700分以上,5年内有效;
(5)WSK(PETS 5)考试合格,2年内有效;
(6)国家英语六级CET6考试520分以上;
(7)本科或硕士阶段获英语专业学位或毕业证书。
六、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2学分)
文献阅读是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学术动态的基本途径,提高文献阅读水平是研究生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学术学位研究生应完成本学科及导师指定的经典必读书目2部及以上,重要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论文25篇及以上,国内专业学术期刊论文25篇及以上,并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导师负责研究生文献研读的指导、检查与考核。一般应于硕士阶段第三学期完成。
2.学术活动(1学分)
学术活动旨在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进展。硕士生每学期参加至少1次学术活动,在学期间本人做至少1次学术报告。每学年应撰写学术活动小结,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经导师审核认可后,交学院审核备案。一般应于硕士阶段第五学期末前完成。
3.社会实践(1学分)
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社会意识、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是培养、锻炼、检验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硕士生开展社会调查、科研实习、教学实践、支教扶贫等实践活动,提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开展活动。一般应于硕士阶段第五学期完成。
4.开题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开题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潜Vぱ宦畚闹柿康闹匾方。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一般应于硕士阶段第三个学期开展。学院成立研究生论文开题评议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审查评议。评议小组由3~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对选题价值、选题难度、论文工作量、研究可行性、研究生综合能力等进行评价,并给出明确评议意见。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经评议小组评审合格后可开展论文工作。
5.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是加强学位论文管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学位论文工作的阶段性督促和检查。学院组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硕士生申请答辩前半年开展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合格者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不合格者,由学院在三个月内对其进行重新考核,重新考核通过者,继续攻读相应学位。如重新考核仍未通过者,则不能继续作为研究生培养,按肄业处理。除保密论文外,中期检查应公开进行。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研究生应根据学术规范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具体格式规范按照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文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