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55100 专业类别(领域):翻译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创业精神的高层次人才,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满足以下要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具有翻译硕士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较强的双语能力和双文化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熟练掌握各种翻译技能,能够独立承担不同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翻译工作。
二、研究方向
序 号 |
方 向 名 称 |
1 |
英语笔译 |
2 |
英语口译 |
3 |
日语笔译 |
4 |
日语口译 |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专业基本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含创业、休学和保留学籍)为5年。
四、培养方式
1.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实行集中在校学习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承:筒斡胧导钥纬探萄Ъ笆导盗、项目研究、论文写作等多环节指导工作。
3.实行导师负责制,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指导,注重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
4.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重视实践与应用。
5.采用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倡导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自主化教学。
6.强化学业预警机制,严格学位论文开题审核、中期检查、论文送审等环节管理,强化论文选题前沿性、论文内容创新性、论文写作规范性。
7.学分要求
培养 类别 |
总学分 |
课程类别 |
必修环节 |
公共 课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选修课 |
|
|
|
专业必修课 |
方向必修课 |
专 业 实 践 |
开 题 报告 |
中期检查 |
所有方向必修 |
英语 笔译 |
英语 口译 |
日语 笔译 |
日语口译 |
英语 笔译 |
英语 口译 |
日语 笔译 |
日语口译 |
全日制 |
47 |
7 |
7 |
8 |
12 |
8 |
12 |
18 |
14 |
18 |
14 |
6 |
1 |
|
五、课程学习
1.加强政治引领,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注重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社会调查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2.课程总学分按照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有关要求执行。公共课不低于6学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语言文化、人文素养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不低于11学分,必修《学术与职业素养课》(1学分)。跨专业报考的硕士生,根据培养方案规定修读2门本学科本科基础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开课 时间 |
考核方式 |
备注 |
公共课 |
20001M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7学分 |
20003M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秋、春 |
考试 |
B2012002M |
中国语言文化 |
3 |
秋、春 |
考试 |
20005M |
人文素养类课程 |
1 |
秋、春 |
考查 |
专 业 基 础 课 |
专 业 必 修 课 |
B2012001M |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 |
1 |
春 |
考查 |
必修7学分 |
B2012003M |
翻译概论 |
2 |
秋 |
考试 |
B2012004M |
基础口译 |
2 |
秋 |
考试 |
B2012005M |
基础笔译 |
2 |
秋 |
考试 |
方 向 必 修 课 |
英语笔译 |
B2012006M |
英汉文学翻译(I) |
2 |
秋 |
考试 |
必修8学分 |
B2012007M |
英汉文学翻译(II) |
2 |
秋 |
考试 |
B2012008M |
英汉非文学翻译(I) |
2 |
秋 |
考试 |
B2012009M |
英汉非文学翻译(II) |
2 |
春 |
考试 |
英语口译 |
B2012010M |
交替传译(I) |
3 |
秋 |
考试 |
必修12学分 |
B2012011M |
交替传译(II) |
3 |
春 |
考试 |
B2012012M |
同声传译(I) |
3 |
秋 |
考试 |
B2012013M |
同声传译(II) |
3 |
春 |
考试 |
日语笔译 |
B2012014M |
日汉文学翻译(I) |
2 |
秋 |
考试 |
必修8学分 |
B2012015M |
日汉文学翻译(II) |
2 |
秋 |
考试 |
B2012016M |
日汉非文学翻译(I) |
2 |
秋 |
考试 |
B2012017M |
日汉非文学翻译(II) |
2 |
秋 |
考试 |
日语口译 |
B2012018M |
交替传译(I) |
3 |
秋 |
考试 |
必修12学分 |
B2012019M |
交替传译(II) |
3 |
春 |
考试 |
B2012020M |
同声传译(I) |
3 |
秋 |
考试 |
B2012021M |
同声传译(II) |
3 |
春 |
考试 |
专 业 选 修 课 |
英语笔译和英语口译 |
A2012002M |
二外(日、德、法、俄任选一门)(限。 |
3 |
秋 |
考试 |
英语笔译方向至少选修18学分;英语口译方向至少选修14学分 |
B2012022M |
中国典籍翻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23M |
文学翻译赏析 |
2 |
春 |
考试 |
B2012024M |
法律翻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25M |
新闻翻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26M |
科技翻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27M |
商务笔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28M |
影视翻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29M |
笔译工作坊 |
2 |
春 |
考查 |
B2012030M |
翻译技术实务 |
2 |
春 |
考试 |
B2012031M |
视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32M |
商务口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33M |
外事口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34M |
口译观摩与赏析 |
2 |
春 |
考查 |
B2012035M |
模拟会议传译 |
2 |
春 |
考查 |
B2012036M |
口译工作坊 |
2 |
春 |
考查 |
B2012037M |
职业与技术写作 |
2 |
春 |
考试 |
日语笔译和日语口译 |
20004M |
研究生英语(限日语方向) |
2 |
春 |
考试 |
日语笔译方向至少选修18学分;日语口译方向至少选修14学分 |
B2012038M |
日汉时政翻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39M |
日汉社科文献翻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40M |
日汉自然科学文献翻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41M |
日汉公文翻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42M |
日汉商务翻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43M |
中国典籍日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44M |
日本典籍汉译鉴赏 |
2 |
春 |
考试 |
B2012045M |
日汉笔译技术实践 |
2 |
春 |
考试 |
B2012046M |
口译观摩与欣赏 |
2 |
春 |
考试 |
B2012047M |
日汉商务口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48M |
日汉模拟会议传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49M |
日汉口译技术实践 |
2 |
春 |
考试 |
B2012050M |
日汉影视翻译 |
2 |
春 |
考试 |
B2012051M |
日汉外事翻译 |
2 |
春 |
考试 |
补修课程 |
BX1201M BX1202M BX1203M BX1204M |
英语散文赏析(BX1201M)、 英语写作(II)(BX1202M) (英语本科课程) 基础日语(III)(BX1203M)、高级日语(IV)(BX1204M) (日语本科课程) |
|
|
|
跨专业报考硕士生必修 |
必修环节 |
专业实践 |
|
6 |
|
考查 |
必修 |
开题报告 |
|
1 |
|
考查 |
必修 |
中期检查 |
|
|
|
考查 |
必修 |
注: 1、跨学科报考的硕士生根据研究方向补修本学科本科骨干课程2门。
2、研究生英语实行免修制度,具体免修条件如下:
(1)TOEFL成绩85分以上(IBT),2年内有效;
(2)IELTS成绩6分以上,2年内有效;
(3)GRE成绩300以上,5年内有效;
(4)GMAT成绩650分以上,5年内有效;
(5)WSK(PETS 5)考试合格,2年内有效;
(6)国家英语六级CET6考试480分以上;
(7)本科或硕士阶段获英语专业学位或毕业证书。
六、必修环节
1.专业实践(6学分)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取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时间应不少于一学期。实践内容根据不同的实践形式由校内导师或校内外双导师决定。实习结束后,学生须将实习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交给学校,作为完成实习的证明。实习不得用课程学分替代。
研究生专业实践前要提交专业实践计划,实践结束后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填写专业实践环节考核登记表。
2.开题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前提和基。瞧琅醒宦畚目翁庋芯考壑岛脱芯靠尚行缘谋Vぱ宦畚闹柿康闹匾方。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发方法、预期成果、进度安排等。
开题环节于第三个学期开展。学院成立研究生论文开题评议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审查评议。评议小组由3~5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至少含1名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专家)组成,对选题价值、选题难度、论文工作量、研究可行性、研究生综合能力等进行评价,并给出明确评议意见。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经评议小组评审合格后可开展论文工作。
3.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是加强学位论文管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学位论文工作的阶段性督促和检查。学院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
硕士生申请答辩前半年开展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合格者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不合格者,由学院在三个月内对其进行重新考核,重新考核通过者,继续攻读相应学位。如重新考核仍未通过者,则不能继续作为研究生培养,按肄业处理。除保密论文外,中期检查应公开进行。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专业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学期。
1.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型研究课题或行业领域实际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结合专业实践进行学位论文工作。
2.学位论文应采用纸质报告形式,其内容可多样化,如调研报告、实践报告、实习报告、案例分析、专业作品等。学位论文内容和形式要求参照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要求执行。
3.学位论文应重点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进展。
4.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按学校有关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