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5100 专业类别(领域)名称:教育硕士
一、 培养目标
坚持“四为”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扎实专业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教育管理人员和学科骨干教师。具体要求为:
1.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积极进。掠诖葱。
2. 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具有深厚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够把握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论的发展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
3. 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4. 熟悉现代教育治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 能熟练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1 |
教育管理 |
2 |
学科教学(英语) |
3 |
学科教学(思政) |
4 |
学科教学(语文) |
5 |
学科教学(数学) |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教育硕士基本学制为2年,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基本学制均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创业、休学和保留学籍)为5年。
四、培养方式
1. 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集中在校学习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但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6个月。
2. 实行双导师制。由1名校内学术导师和1名校外中小学或教育管理部门的导师共同指导学生。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承:筒斡胧导钥纬探萄Ъ笆导盗、项目研究、论文写作等多环节指导工作。
3. 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指导,注重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研究生人文关怀。
4. 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5. 采用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采取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自主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教学。
6. 加强培养过程节点管理,强化学业预警机制,提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完善教学评价检查机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严格学位论文开题审核、中期检查、论文送审等环节管理,强化论文选题前沿性、论文内容创新性、论文写作规范性。
7. 学分要求
(1)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英语、思政、数学)方向学分要求
培养 类别 |
总学分 |
课程类别 |
必修环节 |
公共课 |
专业 基础课 |
专业 选修课 |
专业 实践 |
开题 报告 |
中期检查 |
全日制 |
38 |
6 |
17 |
8 |
6 |
1 |
|
非全日制 |
38 |
6 |
17 |
8 |
6(免修) |
1 |
|
(2)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学分要求
培养 类别 |
总学分 |
课程类别 |
必修环节 |
公共课 |
专业 基础课 |
专业 选修课 |
专业 实践 |
开题 报告 |
中期 检查 |
全日制 |
40 |
6 |
21 |
6 |
6 |
1 |
|
非全日制 |
40 |
6 |
21 |
6 |
6(免修) |
1 |
|
五、教育硕士课程学习
1.教育管理方向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时间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公共课 |
20001M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3M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4M |
研究生英语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5M |
人文素养类课程 |
1 |
秋、春 |
考查 |
必修 |
专业基 础课 |
B2017001M |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 |
1 |
春 |
考查 |
必修 |
20060M |
教育原理 |
2 |
秋 |
考试 |
必修 |
20061M |
课程与教学论 |
2 |
春 |
考查 |
必修 |
20062M |
教育研究方法 |
2 |
秋 |
考试 |
必修 |
20063M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 |
秋 |
考试 |
必修 |
B2017002M |
中外教育管理比较 |
2 |
春 |
考试 |
必选8学分 |
B2017003M |
教育管理学 |
2 |
秋 |
考试 |
B2017004M |
教育政策与法规 |
2 |
秋 |
考查 |
B2017005M |
中小学管理 |
2 |
春 |
考试 |
B2017006M |
教育史 |
2 |
春 |
考试 |
B2017007M |
教育管理心理学 |
2 |
秋 |
考试 |
专业选修课 |
B2017008M |
教育经济学 |
2 |
秋 |
考查 |
选修8学分 |
B2017009M |
教育社会学 |
2 |
春 |
考查 |
B2017010M |
教育评价 |
2 |
秋 |
考试 |
B2017011M |
SPSS在教育中的应用 |
2 |
春 |
考查 |
B2017012M |
人力资源管理 |
2 |
秋 |
考查 |
B2017013M |
教育管理史 |
2 |
秋 |
考查 |
B2017014M |
教育质量与评价专题研究 |
2 |
春 |
考查 |
B2017015M |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基本理论 |
2 |
春 |
考查 |
B2017016M |
教育哲学 |
2 |
春 |
考查 |
B2017017M |
教育统计与评价 |
2 |
秋 |
考查 |
B2017018M |
学校德育理论 |
2 |
秋 |
考查 |
B2017019M |
专业英语 |
2 |
秋 |
考查 |
B2017020M |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方法 |
2 |
秋 |
考查 |
B2017021M |
量化研究设计与高级统计方法 |
2 |
秋 |
考查 |
B2017022M |
教育计量与评价 |
22 |
秋 |
考查 |
补修 课程 |
BX01701M |
教育学 |
0 |
秋 |
考查 |
跨专业报考硕士生必修 |
BX01702M |
普通心理学 |
0 |
春 |
考查 |
必修 环节 |
专业实践 |
|
6 |
|
考查 |
必修(非全日制免修) |
开题报告 |
|
1 |
|
考查 |
必修 |
中期检查 |
|
|
|
考查 |
必修 |
2.学科教学(英语)方向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时间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公共课 |
20001M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3M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秋、春 |
考试 |
人文社科 |
20004M |
研究生英语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5M |
人文素养类课程 |
1 |
秋、春 |
考查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 |
20060M |
教育学原理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61M |
课程与教学论 |
2 |
秋、春 |
考试 |
20062M |
教育研究方法 |
2 |
秋、春 |
考试 |
20063M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 |
秋、春 |
考试 |
B2012001M |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 |
1 |
春 |
考查 |
B2012052M |
英语教材分析与评价 |
2 |
秋 |
考查 |
B2012053M |
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2 |
春 |
考查 |
B2012054M |
语言学习理论 |
2 |
秋 |
考查 |
B2012055M |
二语习得 |
2 |
春 |
考试 |
专业选修课 |
B2012056M |
英语教育评估与测试 |
2 |
春 |
考试 |
选修8学分 |
B2012057M |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
2 |
春 |
考试 |
B2012058M |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
2 |
春 |
考试 |
B2012059M |
教师专业发展 |
2 |
春 |
考查 |
B2012060M |
教育语言学导论 |
2 |
春 |
考试 |
B2012061M |
行动研究 |
2 |
春 |
考试 |
B2012062M |
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
2 |
春 |
考试 |
B2012063M |
英语教育发展前沿专题 |
2 |
春 |
考试 |
B2012064M |
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
2 |
春 |
考试 |
B2012065M |
翻译概论 |
2 |
春 |
考试 |
B2012066M |
话语分析 |
2 |
春 |
考试 |
B2012067M |
英汉语言对比 |
2 |
春 |
考试 |
补修 课程 |
非师范类专业 |
教育学BX1205M、心理学BX1206M |
0 |
|
考查 |
跨专业报考硕士生必修 |
跨专业 |
BX1201M英语散文赏析、BX1202M英语写作(II) |
0 |
|
考查 |
必修 环节 |
专业实践 |
|
6 |
|
考查 |
必修(非全日制免修) |
开题报告 |
|
1 |
|
考查 |
必修 |
中期检查 |
|
|
|
考查 |
必修 |
3.学科教学(思政)方向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时间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公共课 |
20001M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3M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4M |
研究生英语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5M |
人文素养类课程 |
1 |
秋、春 |
考查 |
必修 |
专业基 础课 |
B2015000M |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 |
1 |
春 |
考查 |
必修 |
20060M |
教育原理 |
2 |
秋、春 |
考试 |
20061M |
课程与教学论 |
2 |
秋、春 |
考试 |
20062M |
教育研究方法 |
2 |
秋、春 |
考试 |
20063M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 |
秋、春 |
考试 |
B2015001M |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
2 |
秋 |
考试 |
B2015002M |
思政课程与教材分析 |
2 |
秋 |
考试 |
B2015003M |
思政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2 |
春 |
考试 |
B2015004M |
思想政治教育测量与评价 |
2 |
春 |
考试 |
学科方向课 |
B2015005M |
思政学习理论与方法 |
2 |
秋 |
考查 |
选修8学分 |
B2015006M |
中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 |
2 |
春 |
考查 |
B2015007M |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 |
2 |
春 |
考查 |
B2015008M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2 |
春 |
考查 |
B2015009M |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 |
2 |
秋 |
考查 |
B2015010M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2 |
春 |
考查 |
B2015011M |
中小学健康心理教育 |
2 |
春 |
考查 |
补修 课程 |
BX15005M |
教育学 |
0 |
|
考查 |
跨专业必修 |
BX15006M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0 |
|
考查 |
必修 环节 |
专业实践 |
|
6 |
|
考查 |
必修(非全日制免修) |
开题报告 |
|
1 |
|
考查 |
必修 |
中期检查 |
|
|
|
考查 |
必修 |
预答辩 |
|
|
|
考查 |
必修 |
4.学科教学(语文)方向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时间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公共课 (6学分) |
20001M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3M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4M |
研究生英语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5M |
人文素养类课程 |
1 |
秋、春 |
考查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21学分) |
20060M |
教育学原理 |
2 |
秋 |
考试 |
必修 |
20061M |
课程与教学论 |
2 |
春 |
考试 |
必修 |
20062M |
教育研究方法 |
2 |
春 |
考试 |
必修 |
20063M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 |
秋 |
考试 |
必修 |
B2028001M |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 |
1 |
春 |
考查 |
必修 |
B2028002M |
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 |
2 |
秋 |
考查 |
必修 |
B2028003M |
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
2 |
春 |
考查 |
必修 |
B2028004M |
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 |
2 |
秋 |
考查 |
必修 |
B2028005M |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 |
2 |
春 |
考查 |
必修 |
B2028006M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
2 |
秋 |
考查 |
必修 |
B2028007M |
汉语言文字学专题研究 |
2 |
秋 |
考查 |
非全必修,全日制选修 |
B2028008M |
校内实训课:微格教学 |
2 |
秋 |
考查 |
全日制必修,非全免修 |
专业选修课(最低要求6学分) |
B2017002M |
中外教育管理比较 |
2 |
春 |
考试 |
选修 |
B2017003M |
教育管理学 |
2 |
秋 |
考试 |
选修 |
B2028009M |
语文学习理论与方法 |
2 |
春 |
考查 |
选修 |
B2028010M |
中国语文教育理论 |
2 |
春 |
考查 |
选修 |
B2028011M |
比较语文教育研究 |
2 |
春 |
考查 |
选修 |
B2028012M |
文学经典鉴赏 |
2 |
春 |
考查 |
选修 |
B2028013M |
中国语文教育史 |
2 |
秋 |
考查 |
选修 |
B2028014M |
写作教学技能操作与实践 |
2 |
春 |
考查 |
选修 |
B2028015M |
语文教育名家研究 |
2 |
秋 |
考查 |
选修 |
B2028016M |
语文阅读教学技能与实践 |
2 |
春 |
考查 |
选修 |
B2028017M |
语文课程标准研读 |
2 |
秋 |
考查 |
选修 |
B2028018M |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 |
2 |
春 |
考查 |
选修 |
补修 课程 |
BX202811M |
教育学 |
0 |
秋 |
考查 |
跨专业报考硕士生必修 |
BX202812M |
普通心理学 |
0 |
春 |
考查 |
必修 环节 |
专业实践 |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 |
6 |
第三学期期末前 |
考查 |
全日制必修;非全日制可申请免修 |
开题报告 |
|
1 |
第二学期中期 |
考查 |
非全日制第三学期期末前 |
中期检查 |
|
|
第三学期末前 |
考查 |
非全日制第五学期末前进行 |
注: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2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5.学科教学(数学)方向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时间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公共课 |
20001M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2M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4M |
研究生英语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05M |
人文素养类课程 |
1 |
秋、春 |
考查 |
必修 |
专业基 础课 |
20060M |
教育原理 |
2 |
秋、春 |
考试 |
必修 |
20061M |
课程与教学论 |
2 |
秋、春 |
考试 |
20062M |
教育研究方法 |
2 |
秋、春 |
考试 |
20063M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 |
秋、春 |
考试 |
B2006001M |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 |
1 |
春 |
考查 |
B2006002M |
数学课程与教材研究 |
2 |
秋、春 |
考试 |
B2006003M |
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2 |
秋、春 |
考试 |
B2006004M |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
2 |
秋、春 |
考试 |
B2006005M |
数学教育概论 |
2 |
秋、春 |
考试 |
专业选修课 |
B2006006M |
现代数学概论 |
2 |
春 |
考查 |
必选8学分 |
B2006007M |
数学教学论 |
2 |
春 |
考查 |
B2006008M |
数学解题研究 |
2 |
春 |
考查 |
B2006009M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2 |
秋 |
考查 |
B2006010M |
中外教育简史 |
2 |
秋 |
考查 |
B2006011M |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
2 |
秋 |
考查 |
补修 课程 |
BX200612M |
教育学 |
0 |
秋 |
考查 |
跨专业报考硕士生必修 |
BX200613M |
普通心理学 |
0 |
春 |
考查 |
必修 环节 |
专业实践 |
|
6 |
|
考查 |
必修(非全日制免修) |
开题报告 |
|
1 |
|
考查 |
必修 |
中期检查 |
|
|
|
考查 |
必修 |
六、必修环节
1.专业实践(6学分)
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学期间需要完成专业实践,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形式。思政学科教学方向的专业实践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其中到中小学进行教学活动的时间不少于3个月;英语学科教学方向的专业实践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1学期;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专业实践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其中在中小学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实践不少于3个月;教育管理方向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3个月。专业实习采取申请制,学生自愿选择申请,学:脱г禾峁┦迪暗氐,并安排教师进行指导。非全日制学生可免修专业实践。
2.开题报告(1学分)
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发方法、预期成果、进度安排等。
开题环节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开展(语文学科教学方向全日制教育硕士第二学期)。学院成立研究生论文开题评议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审查评议。评议小组由3~5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对选题价值、选题难度、论文工作量、研究可行性、研究生综合能力等进行评价,并给出明确评议意见。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经评议小组评审合格后可开展论文工作。
3.中期检查
教育硕士申请答辩前半年开展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合格者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不合格者,由学院在三个月内对其进行重新考核,重新考核通过者,继续攻读相应学位。如重新考核仍未通过者,则不能继续作为研究生培养,按肄业处理。除保密论文外,中期检查应公开进行。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专业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1. 选题应与专业领域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应来源于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教育实践。
2. 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字数不少于2万字(语文学科教学方向不少于2.5万字)。
3. 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按学校有关要求执行。